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社区办事>党政综合

魏春明:走进赊店瓷器街

来源:检察风云河南|发布时间:2023/1/23|点击:11553
摘要:一个古镇是“历史文化名镇”,一座会馆称“辉煌壮丽天下第一”,一条街实属“明清商业一条街”。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个古镇是“历史文化名镇”,一座会馆称“辉煌壮丽天下第一”,一条街实属“明清商业一条街”。

     据此地利,当地政府打出“中原古镇看赊店”的旗帜,叫响“北有平遥,南有丽江,中有赊店”的文化旅游品牌,致力让古镇历史文化重放异彩的报道,多见于报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近闻,古镇瓷器街修葺一新,众多景点已对外开放。本人是一个瓷器收藏者,为探求瓷器街的沿革、变迁,寻觅瓷器的旧影、遗踪,一日闲暇,慕名而来。

   镇以街扬名,街凭镇相传。据当地朋友介绍,赊店古镇,东依潘河,西临赵河,踞“二龙戏珠”宝地,素有“宛东明珠”的赞誉。
    明、清时期,这里商贾云集,贸易繁盛,成为“地頻赭水、北走汴洛、南船北马、总集百货”的“豫南巨镇”和“水旱码头”,号称“九省通衢”。与周口镇、道口镇、朱仙镇齐名,享有“天下第一店”美誉。民间也有“金汉口,银赊店”、“天下店,数赊店”的传诵。

    镇内有一座金碧辉煌,重檐叠翠的山陕会馆,自会馆向南,有一条长约三百余米,古香古色的街道,形成于清顺治及康熙初年,距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当地人称“明清商业一条街”。

    当年,以经销瓷器为主,又叫瓷器街。此街以中心街口为界,分为南、北瓷器街。瓷器街历经沧桑,命途多舛。清末民初曾遭杆匪、兵祸及日寇轰炸破坏,社旗建县后,为拓宽街道,又将临街五尺前檐全部拆除。

     庆幸的是,近几年,当地政府筹巨资对瓷器街进行了修缮,如今,街道路面青石铺就,两旁的店铺,青砖灰瓦,重檐走脊。大户门楼画梁雕柱,富丽堂皇,一进多级的穿堂阁楼,布局巧妙、精致典雅,别具一格。走进其中,不难想象昔日的繁华胜景。

     据历史记载:在清康熙年间,瓷器街占据“水旱码头”的有利条件,四方瓷器云集而来,互通有无。

     鼎盛时,有六十多家瓷器店铺,广集华夏定、钧、耀州、磁州、龙泉、景德镇六大窑系产品。从生活用品碗、盆、盘、碟到宫殿富宅厅堂的古玩摆设样样俱全。整个街道瓷山瓷海,琳琅满目,叫人恍如仙境。店内五彩缤纷,流光溢彩,令人眼花缭乱。从早到晚,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客来客往,络绎不绝,可称之谓其时中华有名的“瓷都”之一。

     而在北瓷器街口西五十米,有一个约一千平方米的瓷器坑。想当年,商家深谙“瓷器一破,不值半个,瓷口起毛,不值分毫”的行规,又很讲究诚信,把不合格或残损的瓷器扔进该坑,集年累月,形成了瓷器坑。
     时光飞逝,朝代更迭。岁月流转到2006年,当地政府建会馆广场,对瓷器坑进行了发掘,出土的多为明、清时期的盘、碗、罐等青花瓷器碎片。
     近期,当地政府准备变废为宝,计划建立“中华古瓷片鉴赏中心”博物馆,以此见证,赊店镇作为“清代全国中华瓷器交易胜地”。在朋友的陪同下,走进修旧如旧后的瓷器街头,首先参观的是山陕会馆,见其辉煌壮观的楼阁,精雕细琢的木刻石雕,不愧为“天下第一会馆”。

    依次游览了“广盛镖局”、“厘金局”、“蔚盛长票号”、“福建会馆”等景点。看罢这些景点,多少了解一些前朝古代,风描雨绘的人和事。

     如:“广盛镖局”押解保险威名震八方,“厘金局”统辖五县税岁常巨万,“蔚盛长”票号汇兑十三省等。然,这些景点与瓷器都无联系或联系不多,而街两旁店铺进入眼帘的多是经营服装、医药、日杂用品等。

    看来,如今的瓷器街已有名无实,不免有一种失望、落寞的感觉。

    单在北瓷器街见一家专营钧瓷的“四合瓷铺”,听朋友说是瓷器街修复后,惟一一家瓷器专营店。

    走进店里,主人让座沏茶,热情地介绍说,钧瓷产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钧瓷之所以名贵,得益于它古朴浑厚的造型和千变万化,浑然天成、乳光莹润、瑰丽多彩的釉色。“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窑变无双,钧瓷无对”。

    古人曾用“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呈岚”、“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凌空星满天”、“峡谷飞瀑免丝缕,窑变奇景天外天”等诗句来形容钧瓷窑变之神奇美。传世后,即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的盛誉,被称为“国之瑰宝”。有“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之说。多少年来,钧瓷一直是文人、名士、官员、商家、藏家、陶瓷艺术爱好者争相收藏的珍品。

    店主人不亏是一个钧瓷行家,说起来头头是道。随着赊店古镇历史文化的恢复,占据此“地利”生意会相当不错的。但愿“四合瓷铺”生意兴隆,以此吸引众多瓷商来此经营,重现瓷器街的繁华。

    言及瓷器,我情有独钟,略知一二。瓷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喜爱,视为珍宝。瓷器作为土与火的艺术,原本是实用器物,后来演变为装饰摆件,在漫长的的演变中把吉祥的色彩赋予到瓷器身上,形成内涵丰富的吉祥文化。

     多数瓷器身上有吉利祥瑞图案,尤其以明、清和民国时期的瓷器更为突出,如:牡丹寓意花开富贵;喜鹊站梅枝寓意喜上梅梢;五只蝙蝠围福字寓意五福捧寿;缠枝莲寓意清廉纯洁;蝙蝠、鹿、松寓意福禄寿等。常见的瓷器,青花幽菁明快,素雅大方,彩瓷富贵典雅,华丽夺目。绘画工艺上,有手绘、贴画。

    若出自名家之手,比如明末清初“八大山人”,民国时期“珠山八友”等作品,尤受藏家追捧。“厅无瓷不华,室无瓷不雅”。旧时,官宦大户人家,或厅堂博古柜、或卧室、书房的桌台、几案多置放几件瓷器,既华贵雅致,又吉祥富瑞,成为装点门面不可或缺的器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文化素质的提高,瓷器这一雅玩,必将渐入寻常百姓之家。
     徜徉在曾经刮过明时风、下过清时雨的街道,仿佛能够倾听到来自三百多年前,“车辚辚,马萧萧”,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买卖瓷器吆喝声的回音,使人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瓷器街经历三百多年的历史变迁,仍然保持着其原有的建筑风貌和历史痕迹,犹如一座历史丰碑昂然屹立,叠印出赊店变迁的缩影。

     身临其中,感觉就是和一位满腹经纶的智者交谈,他能将你引入幽深的历史长廊,和你一起倾听漫长岁月的风雨回声。谈及古镇、古街的衰落,古镇人忆旧伤感,多归咎于“水旱码头”的消失。

     当地朋友也曾感叹地说,古镇因水而沉浮,街因古镇而兴衰,瓷器店铺也随瓷器街的兴衰而存亡。是啊,镇依水而建,街靠镇而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几百年来,因河,这镇、这街不知演绎出多少兴衰故事。但,我认为这些都不重要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情地碾碎了时光。泓水早已消退难以再来,辉煌胜景也已成为过去,只能留存在记忆里。要做的是如何保护好、利用好先辈留传的文化遗产,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近几年,当地政府已看到了这一点,正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积淀,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搞好特色旅游,尤其是依托瓷器街,建立“瓷器博物馆”,不失为明智之举。相信,不久的将来,赊店镇或许能“凤凰涅槃”,再现明、清时代的辉煌。
    漫步古意浓浓的瓷器街头,不经意,歌手周杰伦深情咏唱《青花瓷》:“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的歌声,不时从街旁店铺里飘出。引发人们对瓷器街的怀旧,对瓷器的眷恋。

      作为一名游客,望着这条厚重、朴拙、沧桑的街道,怎能不流连忘返,缱绻难舍。不由得,再回头深情地多看一眼。

      作者简介:魏春明,男,1963年4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迄今在《新华网副刊》、《大公网副刊》、《新华文摘》、《河南日报》、《河南移民》、《南阳日报》、《躬耕》、《楚风汉韵》、《卧龙论坛》、《南阳人物》、《信阳文学》、《石柱山》、《大码头》、《宛东潮》、《赊店春秋》、《社旗大文化》、《社旗消息》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百余篇,现在社旗县政协机关工作。

       编 辑:魏 健

热门标签:"魏春明","赊店瓷器街"

版权所有:《检察风云》杂志社社会工作站 河南站
Copyright © 2018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03551号-1
联系地址:郑州市金水区新闻大厦13楼 监督电话:0371-60222791 传真:0371-60222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