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社区办事>党政综合

魅力红薯 乡村“薯”光

来源:检察风云河南|发布时间:2022/12/16|点击:11972
摘要:小史店镇四面环山,气候、土壤极适宜红薯种植,历史上就是红薯窝。镇党委、政府抓着此机遇引进“薯品汇”产业项目,经三年努力,初步打造完成了红薯从优质品种繁育、规模种植、窑藏、精深加工、电商物流产业链条,并不断强链延链、多元经营

“你今年种了几亩红薯?挣了多少钱?”

“今年我种了商薯19、西瓜红、济薯26、哈蜜薯等品种40余亩,这是购、窖藏的60万斤,临近春节就要开窖出售鲜薯了。今受干旱影响,每亩仍有4000斤左右的产量,市场价粉薯每斤0.7元,食用薯每斤1.52元。已加工红薯33万斤,正在加工粉条、粉皮,加上薯叶、薯梗的收入,经窖藏、加工,除去成本费用,算下20万元是板上钉钉哩,每亩划5000多元。

 

燕山庄红薯窖藏基地  刘志明/图

20221216日,寒风阵阵,方城县小史店镇娄庄村红薯窖藏基地却很热闹,一群薯农正围着红薯种植专业户魏石头,兴高采烈的讨论着今入,明年种多少亩红薯,种什么品种,每个人脸上都透着幸福的“薯”光。

红薯全身是宝,粉糯香甜,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并且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第一养生食材”,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小史店镇四面环山,气候、土壤极适宜红薯植,历史上就是红薯窝。镇党委、政府抓着此机遇引进“薯品汇”业项,经三年努力,初步打造完成了红薯从优质品种繁育、规模种植、藏、精深加工、电商物流产业链条,不断强链延链、多元经营。群众依靠种植红薯提高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并带动了全镇3597户贫困户脱贫,实现富民强村,小史店镇被河南省开放办命名为“中国薯都”。

 

薯品汇红薯粉条生产车间  刘志明/图

徐冯庄村红薯种植加工户徐远民每年都种红薯80多亩,经窖藏、加工,生产的无添加绿色粉条在漯河、郑州都有极高的声誉,每年收入都在40万元以上。他指导的红薯种植户年收益也在十多万元。眼下正是红薯粉条加工时节,王、徐冯庄、毛庄等传统条加工地,到处是下粉、晾粉的繁忙场景。正忙着加工粉条的徐远民兴奋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坚持优先展农业农村,我更有信心,明年我决定种植100亩,引进一条先进的粉条生产线,扩大生产经营。”

目前,小史店镇种植红薯16000亩,形成了赵郎庄优质薯苗繁育基地,陈滹沱优质红薯种植基地,周二岗红薯淀粉加工基地,王岗、大毛庄、东沟粉条加工基地和薯品汇电商物流基地,燕山庄窖藏基地,成了三产融合的全链条,全特色薯种带动5000多人就,农民1400多万元。下一步,小史店镇将通过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把一批返乡创业人才和致富能人充实到基层组织,投身到乡村发展主战场,打造出具有小史店特色的红薯,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薯都。”小史店镇人大代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贾德臣介绍。(魏健 李璞)

热门标签:"小史店镇”

版权所有:《检察风云》杂志社社会工作站 河南站
Copyright © 2018 - 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03551号-1
联系地址:郑州市金水区新闻大厦13楼 监督电话:0371-60222791 传真:0371-60222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