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的众人在纪念堂讲解员的带领下,重新回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岁月。1897年随着京汉铁路的修建,郑州这座具有3600多年建城史的文明古都被火车再次唤起,并由此产生了第一批京汉铁路工人。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榨,铁路工人们生存条件恶劣、工作中人身自由被限制、政治地位极低。在这种状态下,中国共产党深入京汉铁路沿线开办夜校、建立工人俱乐部,启发工人觉悟,组织工人为争取和维护政治与经济利益而斗争。1921年3月,李大钊先生来到郑州铁路职工学校为工人们讲学,先生在黑板上写下“工”“人”“天”三个字,告诉工人们,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力量是比天还要大的。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委会决定在郑州普乐园(即现今二七纪念堂所在地)举行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直系军阀吴佩孚为保障其利益及统治,削弱工人力量,防止工会组织壮大,派出军警阻挠总工会成立大会。但汇聚在郑州的各分工会代表和参会来宾英勇地冲破封锁,冲进会场,宣告京汉铁路总工会正式成立。为反抗军阀压迫,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开始全线罢工。2月7日,吴佩孚在列强的支持下调动两万多军警对工人进行血腥镇压,造成包括林祥谦、施洋在内的52位同志牺牲,300多人受伤,1000多人被开除,整个京汉铁路血泪斑斑,反动派还不准收殓尸骨,不许医治伤者,封闭工会,通缉工会领导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二七惨案”发生后,铁路工人们依旧不屈不挠,经过工人们长期的坚持与斗争,1925年2月7日,全国铁路总工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京汉铁路总工会宣布恢复,并将会址设在郑州。总工会成立后,积极支援各地工人的爱国运动。北伐战争开始后,京汉铁路工人又组成秘密小组配合北伐军的行动,继续同军阀作斗争。
二七大罢工影响深远,中国共产党从未因岁月的流逝而将二七精神进行尘封或淡忘。在新时期下,二七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千里同轨,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坚定信念,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顽强拼搏,永为前锋的斗争精神;忠诚为民,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通过本次参观活动,同志们了解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更深刻地认识到二七大罢工在中国工运史上的重要意义,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二七精神的内涵。二七精神不仅仅只是属于铁路工人的专有名词,而是扎根于千千万万中原儿女骨血中的血脉传承,它与革命之源的红船精神高于契合、一脉相承,与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以及任长霞精神共同构筑起河南人的精神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