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魏健 仓超 通讯员 梅振威 王丹 郭建军 河南鹤壁报道) “感谢大家的关怀和帮助,我一定要努力进取,将来以优异成绩回报家乡和社会。”8月17日上午,接过爱心商家送上的高档行李箱,鹤壁市淇滨区大赉店镇董庄村研究生新生王雪杰感激地说。
为在中考、高考和考研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农村孩子送上爱心“升学礼”——每人一只精美行李箱,这已是鹤壁市教体局派驻董庄村的第一书记徐杰第四次与爱心商家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徐杰深知扶贫先扶志,于是他努力联系沟通多家爱心商家,积极鼓励农村孩子向上向善,先后联合余视眼镜、海峡华为通讯体验店、祥隆蛋糕等多家爱心商家,累计捐助田辛庄村及董庄村优秀学子30余名,总价值逾万元。徐杰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励孩子们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希望更多农村的孩子以他们为榜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知识改变命运,用奋斗谱写青春。”
“不管是第几书记,只要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都是好书记”,这是徐杰四年驻村期间始终坚守的信念。
2015年9月,徐杰被上级党组织派驻到淇滨区大赉店镇田辛庄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多时间,他担当作为,不辱使命,先后争取资金100多万元,修建田间生产道路6000米,打农田灌溉机井8眼,治理人畜饮水井1眼。还协调多方修通了连接两地的“连心路”,解决了困扰群众多年的高速涵洞积水问题。为田辛庄村积极争取到全国首批“清洁取暖”示范村,让百分之八十农户用上了清洁能源,彻底告别“煤时代”。2017年底,徐杰完成了第一轮驻村工作,又带着使命来到大赉店镇董庄村,继续担任第一书记工作。
为助力乡村振兴,改进村风民况,营造干净舒适的人居环境,树立讲卫生、讲文明的美丽乡村形象,徐杰书记与村两委有劲一起使,有事一起扛,有效解决了困扰董庄村多年的村容村貌问题。
此前由于宣传引导群众的需要,村中有关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土地保护、法律普及等方面的标语屡见不鲜。但各种尺寸不一、色泽各异的标语涂在墙上,往往杂乱无章,影响村容村貌,也起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徐杰书记积极联络鹤壁市浙江商会,争取在鹤浙商支持资金10万元,对村内主要街道两侧进行墙体美化,手工绘制了33幅寓意深刻、色彩绚丽的墙画,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党建、脱贫攻坚、公民道德规范、安全生产等内容,不仅增强了宣传效果,而且起到了美化提升村容的作用,现在这道文化大街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拍照打卡圣地”。
为了配合提升村民生活品质,董庄村借助乡村振兴,积极推进“厕所革命”,还在村口打造了一个300平米精致的徽派小品花园,现在董庄村旧貌换新颜,不光村容村貌有“面子”,而且户容户貌有“里子”,这些探索和实践更是逐渐在贫困群众心里种下了美好的种子,外部环境的改善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斗志。
“其他村的都羡慕我们村,俺心里都觉得美美的。”村民王成笑着说:“为徐书记点赞,他真是个办实事的第一书记!”
“我驻村就这几年,乡亲们还要在这里生活人老几辈子,所以尽我最大能力为他们多做点事”,徐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自2015年驻村工作启动以来,这已经是徐杰第二次驻村了。为解决农村群众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用先进的文化艺术来引领农村新风尚,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驻村四年来,徐杰为乡亲们连续举办了四届“村晚”,深受大家好评。
每年进入腊月,徐杰就忙活开了,电话预约文艺节目,联系爱心商家赞助礼品,舞台、灯光、音响这些事项一一都要落实。节目由社会各界的演艺人士、文艺爱好者组成,但徐杰更看重发掘本村文艺力量,鼓励他们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在“村晚”舞台上展现新时代农民的精气神。“村晚”不但本村百姓喜欢,还吸引了周边十里八村的村民,站满了广场的各个角落。
“村晚”的节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既有老年人喜爱的戏曲,也有年轻人钟爱的歌舞,更有手机、手表、名牌包包等充满诱惑力的抽奖礼品,让村晚小舞台有料更有戏。为了让不能回家过年的乡亲们也能通过手机感受家乡的变化和浓浓的年味儿,徐杰还联合鹤壁移动公司进行手机直播,把“村晚”打造成一场属于农民的"嘉年华"。
徐杰称,自2018年担任鹤壁首批"乡村发言人"以来,更加重视为农民朋友"传思想、传政策、传文明、传文化",每年他都积极争取“送戏下乡”、红色理论进基层、红色文化进农村、“淇水百花苑”文化志愿者入农家等十几场文化活动,让艺术家走进村庄,让乡亲们不出村就能欣赏到高水平文艺表演,用先进的文化艺术来引领农村新风尚。
各类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文明之风吹遍村庄,涌现出了一大批“好婆婆”、“好媳妇”、“文明村民”和“优秀党员”,2019年6月,董庄村被评为市级“文明村镇”,以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推动了乡村振兴的步伐。
“为老人送月饼这些小事,在我看来都是大事,是关乎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是事关村民福祉的大事。”
驻村无小事,点滴皆关情。驻村工作,不但要带着责任,更要带着感情了解村民所思所想所盼,倾听到村民的心声,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才能温暖每一位村民的心。每到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徐杰都会首先想到村里的高龄老人,每年都组织爱心商家为老人义务理发,赠送粽子和月饼。
“当我看到村里留守老人踽踽独行的身影,心里就很不是滋味。他们的孩子大都在外地工作,不能在佳节回来团聚。我就想着把礼物送到他们手里,让他们也能够开心过节。要不然,一个老人该有多孤独啊!”徐杰说,可别小看这粽子和月饼,这些小事在他看来都不是小事,是关乎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是事关村民福祉的大事。
“我还等着吃你给俺送的月饼哩!”距离中秋节还有个把月,83岁的陈秀英大娘见了徐杰就笑呵呵地说。
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成了徐杰驻村工作的真实写照,不但收获了与乡亲们的深厚情谊,也实现了人生价值。
徐杰虽说来自市直机关单位,但他始终怀揣着最质朴的乡土情怀,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满腔热情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深受当地党委政府和驻地群众的好评。2015年驻村以来,徐杰先后被评为全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创新奖、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首届“乡村发言人”等荣誉称号。
再过十来天,徐杰将迎来驻村工作的第五个年头。他说,年初争取到20万元建设资金已经批了下来,下一步“将为董庄村建一个文体广场,让乡亲们有个锻炼身体的地方,进一步提升村庄的品味”。徐杰表示,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党徽在奉献中闪光,诠释对党的忠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